编者按:
6月23日《商丘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向懒员说不》的署名文章,读后颇受启发。现摘录于此,以期达到改进工作作风、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正文:
懒员,主要是指时下少数公务人员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不尽心、不尽责。具体表现在:思想上懒,不学习、不读书、不研究、不钻研;工作上懒,无所用心,不思进取,不想吃苦,过一天算一天;服务上懒,对企业和老百姓的事,不认真办理,拖拖拉拉,甚至故意刁难。
当干部,就得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当公务员,就得履行好职责,尽心尽责。懒员的存在,引起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群众不满,妨害了环境,贻害了发展,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时,我们必须站出来,说“不”!
向懒员说不,就要明确工作标准,限定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事情,要急办、快办、办好。向懒员说不,就要营造舆论氛围,通过舆论监督懒员的一言一行,让他们不怠工、不消极,做到手勤、脚勤、口勤、脑勤,主动想工作、找工作、干工作。向懒员说不,就要建立即时评价机制,主动接受群众挑刺,让企业评判,切实把参与权和评判权交给群众、交给企业、交给基层,使那些不给企业、不给群众办事的懒员“出局”,真正解决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
古人云:“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这句话,至今令人深思。机关公务人员都应该躬身实践、奉为圭臬,在工作中常常思之,消除懒惰行为,保持淳朴的为民的本色、服务的本色,这样才能对得起老百姓对自己的那份信任和支持。
——摘自:《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