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河南省虞城县人民法院组织9名干警,出动2辆警车前往40多公里外的张集镇桥西村,对三起土地纠纷案进行集中执行。张集镇位于虞城县东北部,北与山东单县杨楼镇隔黄河故道相望、东与安徽砀山县官庄镇毗邻。
2017年5月9日,张集镇桥西村的曹某、王某和许某分别因土地纠纷将同村的蔡某诉至法院,要求蔡某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清除地上的树木、建筑物等附着物,归还占用的土地。虞城县法院经审理,判决蔡某将乔西村大堤以南,利张路以北的土地归还给曹某、王某、许某三人。
判决书生效后,尽管执行人员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现场执行,但却一度陷入了僵局。由于乔西村大堤被人为填埋,导致土地划分的参照物消失,土地丈量和划分无从下手。
为了今天的执行,执行局副局长赵海亮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但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方案,还专门邀请2名人大代表和3名村干部协助执行,帮助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避免矛盾激化。但当赵海亮和干警们冒着37度的高温来到现场时,没预料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由于双方对土地边界争议较大,执行工作尚未开始,双方便开始了激烈的争吵。
赵海亮一边与人大代表、村干部一起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避免矛盾升级,一边组织干警疏导因群众围观阻塞的交通,并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酷暑下,干警们来回奔跑,汗水很快湿透了制服。3个多小时过去了,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的情绪终于在干警的不懈努力下稳定下来。
中午12点50分,赵海亮决定暂停本次执行。
参与本次执行的人大代表感慨的说:“今天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执行难。像今天这样的执行案件,仅靠采取强制措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是啊,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土地纠纷涉及民生,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下一步,我们还要争取乡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争取尽快将此案化解。”尽管此次执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赵海亮却对执结此案信心满满,因为他知道,解决执行难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