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抗日纪念碑更应建在心里

  发布时间:2015-09-14 07:15:34


    大多数人无法像曹国旺父子一样,去实实在在地树一块抗日纪念碑。但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树起一块“抗日纪念碑”,鞭策和激励自己勿忘国耻。

    据报道,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东乡黄土桥村,有一座当地老百姓都知道的抗日纪念碑。之所以在当地广为人知,除了这座纪念碑是纪念75年前发生在当地的黄土桥惨案外,还有这座纪念碑是当地村民曹国旺和父亲自掏腰包而建。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八年时间里,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在华夏大地制造了无数起包括黄土桥惨案在内的大屠杀。为了铭记这段历史,警示后人,当地村农曹国旺和父亲自掏腰包,在当年惨案的发生地建起抗日纪念碑。

    客观而言,对于当年的幸存者以及村中年纪稍长者来说,黄土桥大屠杀无疑是段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可对于村中的年轻人以及外地游客而言,对这段惨痛的历史,他们未必详知。而建一座抗日纪念碑,却能够填补这段历史空白,让未知者对这段历史有透彻的了解。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村民自建抗日纪念碑,一来可以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二来也是在传承抗日精神。当外地游客或当地村民来此参观、祭奠,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一次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对激励后人奋发有为、报效祖国,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推动对黄土桥惨案的地方史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从而真正意义上让抗战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曹国旺父子的爱国情怀当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称道,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行动,为传承抗战精神,做出了生动的诠释。其实,对于每一位国人来说,传承抗战精神也应该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一种责任。大多数人可能无法像曹国旺父子一样,去实实在在地树一块抗日纪念碑。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树起一块“抗日纪念碑”。有了这块精神上的“抗日纪念碑”,一方面,它可以警示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鞭策我们:要百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爱和平,把抗战精神化为前行的动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责任编辑:陈金华    

文章出处:人民法院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5-09/07/content_102477.htm?div=-1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317221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