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务研讨

审理“两抢一盗”案件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09-08-19 00:22:08


   随着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活动的不断深入,虞城县法院通过对近年来审理的刑事案件认真分析,其中“两抢一盗”案件占整个刑事案件的比重越来越大,无论是案件的数量、类型,还是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社会危害等出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抢一盗”案件的特点.据司法统计数据显示,虞城县法院2007年共审理各类刑事183件,其中盗窃41件、抢劫、抢夺22件,占刑事案件的34%;2008年共审理各类刑事案件328件,其中盗窃128件、抢劫、抢夺32件,占刑事案件的48.8%,与2007年同比上升了154%;2009年上半年共审理各类刑事案件102件,其中盗窃34件、抢劫13件,占刑事案件的46.1%,与2008年同比下降了3.7%。(一)案件数量升中有降。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虞城县法院审理的“两抢一盗”案件从2007年到2008年上升了154%,而到2009年上半年仅审理了47件,同比下降了3.7%,还没有达到2008年同期的50%。(二)盗窃案件所占比例较大。2007年虞城县法院审理盗窃案件41件,占所有刑事案件的22.4%,占“两抢一盗”案件的65.1%;2008年审理盗窃案件128件,占所有刑事案件的39%,占“两抢一盗”案件的80%;2009年上半年审理盗窃案件34件,占所有刑事案件的33.3%,占“两抢一盗”案件的72.3%。由此看出,盗窃案件不论在所有刑事案件、还是在“两抢一盗”案件中,均占较高比例。(三)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居多。在“两抢一盗”案件中,团伙作案、共同犯罪的案件占多数。2007年团伙犯罪案件41件,2008年为97件,2009年上半年为27件,分别占同期“两抢一盗”案件的65.1%、60.6%、57.4%。(四)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在审理的“两抢一盗”案件中,2007共有判处犯罪分子248人,其中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有97人,占总数的39.1%;2008年判处犯罪分子386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有176人,占45.6%;2009年上半年判处犯罪分子164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有61人,占37.2%。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在漫延,犯罪主体低龄化,文化程度低。

    二、审理“两抢一盗”案件呈现出的新情况.(一)作案工具更新。在所审理的“两抢一盗”案件中,大多数犯罪分子在作案时都普遍由过去的自行车、两轮摩托车更新为三轮摩托车、面包汽车、载重货车等,以便于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运载赃物。(二)利用网络串联。在相当一部分案件中,犯罪分子除利用手机联系外,还利用互联网络,约定实施犯罪的目标、对象、时间、地点,结伙实施盗窃、抢劫和抢夺。(三)残疾人犯罪明显。在一些犯罪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分子或团伙,利用聋哑人、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具有作案时不易被发现,即使被处理也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且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等特点。他们作案时有分工、有配合、相互掩饰,在公共场所实施盗窃、抢劫、抢夺行为,社会危害性大。

    三、“两抢一盗”案件多发的原因.随着打击“两抢一盗”案件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发案件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危害程度并没有降低(一)防范意识差。通过“严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案件数量有所下降,但在预防措施、防范机制上还不健全,各部门机关协作力度不够,全社会还未形成一个齐抓共管、警民合一、部门联动、快捷高效的防范网络。(二)闲散人员增多。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出务工人员下岗返乡或滞留驻地无所事事,一些青少年学生过早流入社会,贪恋网络游戏,入不敷出的经济来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两抢一盗”案件的多发和高发。(三)偏远乡村法制氛围不浓。由于一些偏远乡村或省界、县界结合部,法制宣传教育、综合管理跟不上,社会治安情况复杂,犯罪分子活动频繁;再加上部分群众警惕性不高,部分路段行人稀少,容易给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机。(四)破案难度大。在审理中发现,大部分犯罪分子都是利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进行多次、流窜性的抢劫、抢夺和盗窃,作案过程迅速、灵活、隐蔽,作案后能够及时逃脱,增加了破案的难度,助长了犯罪。

    四、应采取的措施和注意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对打击“两抢一盗”犯罪的职能作用,力求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虞城县法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坚持“严打”的同时,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有力地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又充分重视依法从宽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对初犯、偶犯等犯罪情节较轻,有自首、立功、未成年人犯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要坚持依法从宽处理,追求最佳的社会效果。(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可通过大力开展巡回办案、现场开庭、以案说法等形式,大力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犯罪的宣传教育,以鲜活的案件和灵活的形式警示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多发性犯罪。同时,教育广大群众要增强自身防范意识,落实预防措施,减少案件发生。(三)确保案件质量效果。在“两抢一盗”案件的审理中,要严格审判流程管理,落实案件质量责任制,严把立案审查关、事实证据关、运用程序关、适用法律关和裁判文书关,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同时,要加大审理力度,缩短审理期限,提高审判效果。(四)注重审判成果转化。要通过“两抢一盗”案件的审理,认真分析案发原因,总结审判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整改建议,不断提高政法机关和人民群众共同打击和防范“两抢一盗”犯罪的能力,减少和避免“两抢一盗”案件的发生。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3168214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